【紫牛新闻】工资一到手就没了,92岁离休老人"月光"的背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南京一位92岁离休老人给抗癌女主播捐款万元,却遭到对方婉拒,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4月3日,紫牛新闻曾报道【猝不及防的爱情:姑娘直播抗癌历程,男粉丝千里来照顾】一文。文章讲述了山东姑娘曾佩10年前不幸患癌,她为缓解压力开通网络直播,男粉丝被她的坚强与善良所打动,爱上她并千里奔赴赶去照料她的动人故事。这则新闻温暖了很多人,南京92岁的离休老人朱悦真被这位抗癌主播的顽强所打动,分别向患癌主播和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各寄出一封信,希望能尽力凑钱为曾佩提供资助。
收到信的曾佩很感激老人,但善良而坚强的她婉拒了老人的捐款,她说:老人家省吃俭用,自己住的也不好,而且这么大年龄了,治疗资金我会另想办法。
老人的捐款心愿被婉拒,但通过走访,紫牛新闻记者发现朱悦真老人另有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她曾是参加过抗日和解放战争的离休干部,自己生活极其简朴,但二十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资助过无数人。老人几乎没什么存款,简直是“月光族”。这笔一万元的捐款,还是她刚刚发的工资。
回顾:姑娘直播抗癌,
男粉丝千里来照顾
曾佩今年36岁,家住山东济宁邹城。曾经的她长相甜美,性格活泼,是一名幼儿园老师。
不幸的是,2009年,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后续治疗中左边的乳房被切除。
其后几年,曾佩一边打工,一边接受治疗。但2016年,曾佩的病情恶化,她又被查出乳腺癌双肺转移,在接受治疗时,感觉压力很大。在与病魔抗争期间,她时常感到无助又孤独。朋友们建议她在网络开直播来缓解精神压力。
患病前的曾佩
曾佩觉得能够记录下自己的抗癌过程,也许对别的病友也能起到鼓励的作用,同时还能与更多的人交流,对自己的病情也有好处,于是便于2018年11月在某直播平台注册了账号,隔几天直播一次。在网络中,曾佩公布了自己的病情,并直播自己日常治疗的片段,讲述自己的抗癌过程心路历程。
网络直播过程中,曾佩收获了一份爱情。她的粉丝高阳得知曾佩独自在医院接受治疗时,非常同情她,于是互加微信成为好友。随着聊天的深入,高阳的内心产生了触动,对曾佩越发同情起来,突然有一天他产生了一个想法,“我要去照顾他”。
高阳悉心地照顾曾佩
2018年12月26日,高阳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从哈尔滨老家赶到山东济宁,照顾了曾佩一个多月,在此期间,他被曾佩的坚强和乐观所打动,慢慢地爱上了曾佩。
回家过年的高阳经过深思熟虑后,于今年3月25日再次来到山东曾佩的病房,他决定一直照顾曾佩下去,而且准备与其领取结婚证,相伴终生。
目前,曾佩的癌细胞已向身体多器官转移,她正在化疗期间,所需治疗资金还有四五万元的缺口。
92岁离休老人写信:
孩子,我要凑一万元给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刊发此新闻后,后台留言众多,网友们既对曾佩与病魔抗争的毅力表示敬佩,也被高阳为爱情的执着奉献所感动。
对于曾佩治疗的资金缺口,高阳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目前已有两家慈善机构与他们联系,让他们提供资料后,将提供帮助。由于履行程序有个过程,资金目前还没打入他们账户。
最让曾佩感动的是,南京有位92岁的离休老人当天看到扬子晚报报道后,给她寄去一封挂号信,表示看到她顽强抗癌的事情后非常感动,将尽力凑一万元资助她。
朱奶奶给曾佩的信
在信中,老人介绍自己名为朱悦真,是电子工业部驻南京某科研单位一位92岁的离职休养老人,她将尽力凑钱给曾佩急用,先解决急需。老人还写道:她曾在四十年代在山东上过学,走上革命之路,对山东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让曾佩放心,不怀疑她是骗子,老人还表示自己曾多次参加过公益活动捐款,媒体此前也有过报道。在信件末尾,老人留下了联系方式。
朱悦真老人在给曾佩寄信的同时,也给紫牛新闻记者来信,表达了捐款意愿,并希望记者协助转款。
朱奶奶给紫牛新闻记者的信
紫牛新闻得知此事后,与双方都取得了联系。曾佩在其微信朋友圈转发了老人的来信,表达了感谢之情,不过她婉言谢绝了老人的捐款。
“老人看到紫牛新闻的报道后,给我来信,让我深受感动,我非常谢谢她老人家,但这个捐款我不能接受。我从网上查询此前新闻报道,知道老人家省吃俭用,自己住的也不好,而且这么大年龄了,治疗资金我会另想办法。”
曾佩和紫牛新闻记者的对话截图
曾佩说,老人的来信让她感到莫大的温暖,精神上受到鼓舞,坚定了自己与病魔抗争的决心。她再三嘱托紫牛新闻记者:“一定替我们再次表达对老人家的感谢”。
曾佩在朋友圈对老人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家里水泥地木板床
一万元是老人刚发的工资
紫牛新闻记者通过网络查询得知,朱悦真老人确实因为多次捐款曾被媒体报道过,而且信中提到,她在山东上学走上革命道路。那么老人都有着哪些传奇经历?坚持长期资助他人,她自己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些疑问,也带着曾佩的嘱托,紫牛新闻记者于4月9日来到朱悦真老人家中。
朱奶奶的家位于南京鼓楼区模范西路定淮门2号,小区建造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在已经陈旧。家中是老式的三室一厅,还是毛坯房并未装修,仍然是水泥地面,电器也是使用了很多年。不过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房间的窗台上还养着好几盆鲜花。起居室放着一张木板床,报纸、杂志、装材料的文件袋都是规整地摆放在上面。
朱奶奶居住的老小区
朱奶奶一见到紫牛新闻记者,就赶紧让紫牛新闻记者跟她进入起居室,然后去柜子里去取钱,她以为记者是过来帮忙打款给曾佩的。朱奶奶说,钱已经准备好了,是刚发的工资。
朱奶奶说因为紫牛新闻的报道
她决定捐款帮助曾佩
朱奶奶说话时总是乐呵呵的,虽然老人家由于年岁已高,耳朵听力较差,好在口头表达能力尚好。听说曾佩婉拒了她的捐款后,朱奶奶关心地问道:“她现在身体怎么样,资金问题都解决了吗?”听完记者的转达后,朱奶奶还有些遗憾。
说起为什么要给曾佩捐款,朱奶奶介绍说,山东是她走上革命道路的地方,对那块土地怀有特殊的感情,所以看到扬子晚报报道后,又被曾佩的抗癌精神所感动,觉得应该尽力去帮帮这位山东姑娘。
老人16岁进入抗日学校
第二年就入了党
忆起那段峥嵘岁月,朱奶奶神情中分明带着些许陶醉,参加革命工作是她这辈子最大的荣耀。
1944年,朱奶奶才16岁,在爷爷的鼓励下从老家河北邯郸考入了山东的一所抗日学校。在学校里,朱奶奶他们边学习边从事抗日地下工作。“住宿在老百姓家,上午学习下午做宣传工作。上学的地点通常都是在树林里,老师挂一块黑板,学生们蹲在地上,膝盖就是桌子。下午向农村妇女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为抗日部队做军鞋,支援前线。”朱奶奶自豪地告诉记者,上学的第二年,她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手持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解放战争时期,朱奶奶也从学校毕业了,在选择以后的人生时,她毅然选择了正式参军。“1947年,我动员了家里的小姑和一个妹妹正式参军,那年7月,我们去华北军政干校进行了3个月军事学习,之后就奔赴战场,进入了70军。”朱奶奶说,在军政干校时,她还结识了自己的丈夫,“他比我更早投入到革命之中,他是1937年。后来与我一起在部队文工团工作。”
朱奶奶(右一)当年的照片
入伍后,朱奶奶是位文艺兵,她说在作战间隙,她们以演出等各种形式,鼓励战士们在战场英勇杀敌,其中快板戏居多,都是自编自演。
新中国成立后,朱奶奶与丈夫先在北京炮兵部队,读完大学后调往河南新乡工作,1971年又随丈夫调入位于南京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从事宣教工作,1984年离休。
朱奶奶与丈夫
二十年来帮助过无数人
离休工资一万多,没什么积蓄
朱奶奶是个热心人,身边的人不管谁遇到了困难,她都愿意搭把手。离休后,从1994年起,她就开始走上了公益之路,说起这20多年来,她到底资助过多少人,她说已记不清。
朱奶奶资助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人,一类是贫困学生;另一类是患病农民工兄弟。朱奶奶现在的离休工资每月有一万多元,但个人基本没什么积蓄,大部分都捐赠出去了,具体金额她没统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就捐一些,发了工资就捐,多少也没算”。
这么多年捐助了那么多人,她是怎么做到的呢?朱奶奶说,这跟她的个人经历有关,“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上学,现在有条件了,能尽力帮点就帮点,我特别能了解那些考上大学又没钱读书的孩子的心情。”至于捐助给患病农民工兄弟,朱奶奶表示,自己就出身于农村,能体会到农民的不容易。
朱奶奶回忆,最初走上捐助之路是参加单位的活动开始的,“上世纪90年代,单位组织离休员工捐助贫困大学生,我和老伴还有另外几个人都参加了,有一个学生考上了东北工业大学,我们资助他到本科毕业,毕业后他来南京对我们表示感谢时,提出还想上研究生,我们都鼓励他上,后来又继续资助他直到工作。”朱奶奶介绍,刚开始他们是有个小团体在做慈善,后来随着老伴去世,又有两位老人长期住院后,她就选择了单干。
朱奶奶曾经多次捐赠
聊起被资助的对象,朱奶奶兴致很高,目前已有3位被她资助过的大学生已毕业,其中一位让她印象尤其深刻。
“几年前,有一位安徽黄山的学生,刚考上二本,就被检查出了尿毒症,到南京军区总院接受治疗时,媒体做了报道。我了解到他需要换肾,还缺10万元,就赶去捐了2000元。”朱奶奶遗憾地表示,当时手上钱不多,没能多捐点。让她感到欣慰的是,最终那位学生筹集到了医疗费,治好病后又在第3年重新考上了大学,知道此事后,朱奶奶又开始资助他学费。
该学生的父母曾来过南京看望过她,当他们进了朱奶奶家看到家里的情况之后,回家之后就悄悄的将家里的电话号码换掉了,再也不忍心去接受老人的捐助。朱奶奶为此还失落很久,不过好在最近又联系上了,她已得知,那位学生去年已毕业参加工作。
“年纪大了,做不了大贡献,
希望被资助者多为国家做贡献”
正在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期间,朱奶奶床上电话响了,原来是社区干部来为她颁发奖杯了。
南京宁海路街道古林社区的屈书记和解主任带着奖杯走进了朱奶奶的家,奖杯上写着:鼓楼区慈善突出贡献个人,落款是鼓楼区人民政府。
原来,去年年中,鼓楼区红十字会组织捐款,社区负责宣传,朱奶奶报名参加捐了5000元。“她得知此事后就表示要捐了,不过说要等两天,原来是她还没发工资,没那么多钱,等她一拿到工资就打电话让我们来了。”屈书记介绍,朱奶奶是社区中个人捐款第一名,所以今天奖杯发下来了,就第一时间赶来为她颁奖。朱奶奶拿到奖杯后,心情很愉悦。
社区领导给朱奶奶颁发奖杯
得知紫牛新闻记者是来采访朱奶奶时,屈书记说,朱奶奶平时就参加过很多慈善活动,社区里很多人都知道她。并让朱奶奶向记者展示了很多捐助证书,其中包括:江苏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颁发的,红十字会颁发的,媒体颁发的,还有多张资助个人的收据。
现在朱奶奶独自生活,有一位保姆负责照料她,居住在南京的儿女周末也会上门看望。朱奶奶生活很有规律,早晨最迟4点就起床锻炼身体,一小时后吃早饭,上午最重要的事就是读书看报,有时还会与保姆一起去买菜;中午午休后,会去逛公园;晚饭吃的不多,看电视最爱天气预报和新闻联播,一般11点准时睡觉。
采访最后,朱奶奶表示,将来遇到需要捐助的人还是会继续下去她的慈善事业,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被资助者将来能为国家多做贡献。“他们年轻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已经离休了,这么大年纪,也为国家做不了大的贡献了,只能用这种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了。”老人质朴的话语让人听了之后,不由地肃然起敬。
紫牛新闻记者|陈勇
编辑|张冰晶
主编|陈迪晨
图片来源 记者拍摄
-END-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你可能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紫牛新闻】拾荒老人60万元遗产无人继承?弟、妹没法证明亲属关系
【紫牛新闻】海南租房度假养老,公寓成违建被拆,老人们500多万打水漂
【紫牛新闻】"1000毫升骨髓400毫升干细胞",姐姐放弃高考救弟弟